【教务处郑州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 教务处】
3
2025-09-05
2021年,对河南郑州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郑州接连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和多轮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严峻的形势下,“封城”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2021年的郑州,到底有没有“封城”?
2021年郑州的疫情与管控措施
回顾2021年,郑州主要经历了三轮较为严重的疫情冲击:年初的局部散发疫情、7月底由德尔塔毒株引发的疫情以及11月的又一次局部疫情。
面对疫情,郑州市政府采取了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官方并未宣布过全域性的、严格的“封城”,如同2020年初武汉那样所有交通切断、全体居民禁止外出,取而代之的是,郑州普遍采用了分级分类管控的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
其中最严格的一次管控发生在2021年8月,由于疫情与暴雨灾害叠加,形势复杂严峻,郑州对部分区域(如二七区等高风险地区)的管控措施非常严格,对于身处封控区的居民而言,其生活状态与“封城”无异,但从全市范围看,这是一种“精准封控”,而非“全域封城”。
为什么会有“封城”的印象?
公众产生“郑州封城”的印象,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精准防控背后的考量
郑州没有选择“一刀切”的全域封城,是吸取了国内外的抗疫经验,力求在控制疫情和保障社会经济运行之间找到平衡,其背后的逻辑是:
2021年的河南郑州并未宣布过全域性的“封城”,但针对疫情暴发的具体区域,确实实施了一段时间内极其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其强度对于相关区域的居民而言,体验近似于“封城”,这反映了中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采取的“动态清零”总方针下的具体实践——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既全力扑灭疫情,又努力守护城市的正常脉搏。
这段经历也凸显了现代城市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两难困境与智慧抉择,无论是“封城”还是“精准防控”,其最终目的都是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2021年,郑州人民在暴雨和疫情的双重考验下所展现出的坚韧与勇气,远比“是否封城”这个词更值得被铭记。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