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苗助力抗疫,台北同胞能否接种?两岸防疫合作引关注

admin 13 2025-07-19 01:26:52

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深刻改变了全球社会的生活方式,也考验着各国各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疫苗成为人类对抗病毒的重要武器,中国大陆在疫苗研发与接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北京生物(国药集团)和科兴等国产疫苗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在两岸关系复杂的背景下,一个现实问题浮出水面:北京的疫苗,台北的同胞能打吗?

北京疫苗的研发与全球贡献

中国大陆在疫情初期便启动了疫苗研发的“战时机制”,国药集团的北京生物疫苗和科兴疫苗先后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紧急使用认证,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截至2023年,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其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受益于中国的疫苗援助。

北京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了广泛验证,国药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其保护率达79%,对重症和死亡的预防效果尤为突出,中国疫苗的储存条件(2-8℃)更适合资源匮乏地区,这也让“中国制造”成为许多国家的首选。

台北的疫苗困境与政治纠葛

与大陆的疫苗充足供应相比,台湾地区在疫情初期的疫苗获取一度陷入困境,由于台湾不是世界卫生组织成员,无法通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直接获取足够疫苗,而民进党当局的“政治优先”策略也导致采购渠道受限,2021年,台湾地区曾爆发“疫苗荒”,民众排队抢打残剂疫苗的画面令人唏嘘。

北京疫苗助力抗疫,台北同胞能否接种?两岸防疫合作引关注

尽管台湾地区后来通过自产“高端疫苗”和采购辉瑞、莫德纳等国际疫苗缓解了部分压力,但接种率仍受限于供应不稳定,大陆多次表示愿意向台湾提供疫苗援助,国台办发言人曾明确表态:“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台湾同胞应对疫情,包括提供疫苗。”

台北能否接种北京疫苗?现实与障碍

从技术层面看,北京疫苗在台湾接种并无障碍,香港和澳门早已将国药、科兴疫苗纳入接种计划,许多台商和在大陆生活的台湾同胞也通过当地政策完成了接种,台湾当局以“安全审查”为由,拒绝接受大陆疫苗,甚至将疫苗问题政治化,声称“大陆疫苗有风险”。

这种立场引发了岛内争议,台湾《联合报》曾发表社论指出:“政治不应凌驾于生命之上,若大陆疫苗符合国际标准,为何不能开放选择?”一些台湾民众也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希望当局能以科学态度对待疫苗,而非意识形态。

两岸防疫合作的可能路径

疫情本应是两岸增进互信的契机,大陆方面始终强调“生命至上”,愿意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卫生合作,2021年,大陆曾提出通过红十字会向台湾捐赠疫苗,但被台当局拒绝。

北京疫苗助力抗疫,台北同胞能否接种?两岸防疫合作引关注

两岸或可从以下方向尝试突破:

  1. 民间渠道合作:通过两岸民间组织或企业,以非官方形式推动疫苗捐赠或采购。
  2. 第三地接种:允许台湾民众在港澳或大陆接种北京疫苗,并承认接种记录。
  3. 技术互认:参考国际标准,推动两岸疫苗证书的互认,便利人员往来。

抗疫无分两岸,生命没有颜色

病毒不分政治立场,疫苗不应成为角力的工具,无论是北京还是台北,民众的健康权都应被放在首位,大陆疫苗的开放姿态,体现了对台湾同胞的亲情与责任;而台湾当局若能放下成见,以民众福祉为重,两岸防疫合作或将开启新局面。

在全球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今天,团结与合作才是战胜病毒的关键,正如国台办所言:“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我们愿意提供帮助,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或许,这才是疫情留给两岸关系最深刻的启示。

(全文约1500字)

北京疫苗助力抗疫,台北同胞能否接种?两岸防疫合作引关注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与政策立场撰写,旨在探讨两岸防疫合作的可能性,不涉及任何政治倾向。

上一篇:河南省疫情输入最新消息,防控措施升级,全力守护中原平安
下一篇:福州积极推进北京科兴疫苗接种,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