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广西与天津之间的纽带城市
6
2025-07-12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合作与人员往来正加速复苏,2023年以来,广西与香港之间的交通网络全面重启,高铁、航班及跨境巴士等线路逐步恢复运营,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两地交流的常态化回归,更凸显了广西作为“中国—东盟门户”与香港国际枢纽的联动效应,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旅游合作注入新动力。
交通恢复:从暂停到全面重启
高铁复通:南广铁路与广深港高铁无缝衔接
2023年4月1日,南宁东站至香港西九龙站的高铁列车正式恢复运行,全程约4小时,每日开行2对列车,此前因疫情停运三年,此次复通后上座率迅速回升至80%以上,商务旅客和旅游团成为主力客群,广西境内桂林、柳州等城市也同步恢复经广州南站中转至香港的班次,形成“4小时经济圈”。
航空复苏:南宁、桂林直飞香港航线加密
国航、南航及香港快运航空于2023年第二季度陆续增加广西至香港航班,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每周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约15班次),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新增暑期包机服务,满足跨境旅游需求。
跨境陆路运输: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中越边境的东兴、凭祥口岸与香港的跨境货运专线重启,同时恢复“广西—香港”直通巴士服务,经深圳湾口岸通关,全程约8小时,票价仅为高铁的1/3,成为务工人员及学生的首选。
经济驱动:大湾区与东盟的“超级联系人”
贸易合作再升级
香港是广西第一大外资来源地,2023年上半年,广西实际使用港资同比增长23%,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恢复交通后,香港商会组织多批考察团赴广西洽谈,推动中越跨境产业链(如电子加工、中药材贸易)与香港金融、物流服务对接。
旅游市场双向激活
广西推出“港澳游客免门票”政策,香港旅行社则上线“桂林山水+崇左德天瀑布”5日游产品,数据显示,2023年1—8月,广西接待香港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5%,预计年底将实现全面复苏。
人文交流持续深化
广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重启交换生项目,桂港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在南宁落地,首批20个跨境创业团队获港方资金支持,粤剧、壮族三月三等非遗文化通过香港国际艺术节平台走向世界。
挑战与未来展望
现存短板
政策建议
长远意义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叠加效应,广西—香港的互联互通将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2024年,深中通道开通后,两地物流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有望形成“东盟货物经广西入港,转口全球”的新格局。
广西与香港交通的全面恢复,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物理连接”,更是区域合作的“化学反応”,从壮乡山水到维港夜景,从边贸集市到国际金融中心,两地的深度融合正书写着“一国两制”下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这条纽带将愈发坚韧,为中国南方经济版图增添更多活力。
(全文约1020字)
注:文中数据为模拟示例,实际需以官方发布为准,可根据需求补充具体案例(如企业合作项目)或专家观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