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筑牢草原青城的免疫屏障

admin 15 2025-07-18 08:21:35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连接华北与西北的重要枢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疫苗接种成为保障市民健康、恢复社会活力的关键举措,呼和浩特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科学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为这座“草原青城”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免疫屏障。


呼和浩特市新冠疫苗接种的总体部署

自2020年底新冠疫苗获批上市以来,呼和浩特市迅速行动,制定了分阶段、分人群的接种计划,市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卫健、疾控、社区等多部门,确保疫苗采购、配送、接种各环节无缝衔接。

  1. 优先人群覆盖:早期重点面向医务人员、冷链从业人员、公共交通工作者等高暴露风险群体,随后逐步扩展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脆弱人群。
  2. 接种点优化:全市设立固定接种点超200个,覆盖社区医院、大型场馆及临时移动接种车,并推出“线上预约+现场登记”双通道,提升接种效率。
  3. 宣传动员:通过蒙汉双语广播、社区入户宣传、新媒体平台等渠道,普及疫苗安全性及必要性,消除市民疑虑。

疫苗接种数据与成效

截至2023年10月,呼和浩特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1000万剂次,全程接种覆盖率突破90%,加强针接种率达75%以上,这一成果显著降低了重症和死亡风险:

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筑牢草原青城的免疫屏障

  • 2022年本土疫情中,完成疫苗接种的感染者重症率不足0.5%,未接种人群则高达8%。
  • 疫苗接种助力呼和浩特市在2023年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实现“零本土传播”,保障了经济和社会秩序稳定。

特色措施与创新实践

  1. 民族地区差异化服务
    针对蒙古族聚居区,推出蒙语版知情同意书和志愿者翻译服务;在牧区开展“马背接种队”,为偏远牧民提供上门接种。

  2. 科技赋能接种管理
    依托“青城医疗”小程序,市民可实时查询接种点人流量、疫苗库存,并生成电子接种凭证,与健康码“二码合一”。

  3. 重点场所强化保障
    对高校、大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单位实施“专场接种”,如内蒙古大学、伊利集团等均在48小时内完成全员覆盖。

    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筑牢草原青城的免疫屏障


挑战与应对

尽管成效显著,呼和浩特市仍面临一些挑战:

  • 部分群体接种意愿低:老年人因基础疾病顾虑拒绝接种,需通过家庭医生一对一答疑破解。
  • 疫苗冷链物流压力:冬季极寒天气影响疫苗运输,通过增设保温设备、缩短配送链应对。
  • 变异株防控需求:针对奥密克戎等新毒株,及时引入腺病毒载体、mRNA等多技术路线疫苗。

未来展望:从接种到常态化防护

呼和浩特市将持续优化接种服务,推动第二剂加强针接种,并探索“疫苗+核酸+中医药”的综合防控模式,加强蒙医药在预防康复中的应用研究,彰显民族地区防疫特色。



从“应接尽接”到“愿接尽接”,呼和浩特市以科学、温度与效率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这片草原上的城市正以全民免疫的铜墙铁壁,守护着市民的健康与城市的繁荣,也为全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筑牢草原青城的免疫屏障

(全文约1050字)

上一篇:北京疫苗贵阳能打吗?疫情下的跨区域疫苗接种指南
下一篇:北京疫苗供应充足,香港居民能否跨城接种?疫情下的疫苗政策解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