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疫情下的海关防线,守护国门的坚守与挑战

admin 7 2025-07-16 04:07:51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边境管控成为防疫的关键环节,作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南大门”,澳门特别行政区因其独特的旅游经济与密集的国际人流,海关防疫工作面临巨大压力,本文从澳门海关在疫情中的角色、防控措施、经济平衡及未来展望四方面,探讨这座“不设防城市”如何筑起疫情防线。


澳门海关的防疫核心作用

澳门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每年接待游客量超4000万人次(疫情前数据),海关成为“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闸门,疫情初期,澳门海关迅速响应,与卫生局、旅游局建立联防机制,实施“三阶段管控”:

  1. 入境筛查:对所有旅客实行体温检测、健康码申报及核酸证明核查,高风险地区人员需接受落地检。
  2. 货物消杀:对进口冷链食品、国际邮件实施“三层消毒”,2022年累计消杀货物超12万批次。
  3. 闭环管理:针对跨境司机、船员等特殊群体,设立专用通道和隔离转运流程,阻断职业暴露风险。

据澳门海关统计,2021-2022年共拦截输入性病例逾200例,有效延缓了本地疫情暴发。


科技赋能与人性化服务

为提升防控效率,澳门海关引入多项技术创新:

澳门疫情下的海关防线,守护国门的坚守与挑战

  • “智能检疫系统”:通过AI人脸识别与大数据追踪,实现旅客行程自动溯源,缩短通关时间至3分钟/人。
  • 无人机巡查:针对水域偷渡风险,部署红外线无人机24小时监控,2022年查获非法入境案件同比下降67%。
  • 无接触通关:在拱北、横琴口岸试点“扫码通关”,减少人员接触。

海关设立多语言服务岗,为外籍旅客提供政策解读;对老弱病残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平衡防疫与人文关怀。


经济与防疫的两难抉择

澳门经济高度依赖旅游业和博彩业,占GDP比重超80%,严苛的入境政策导致2021年游客量锐减至770万人次(仅为2019年的20%),海关政策面临双重挑战:

  1. 商户生存压力:据澳门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小微企业结业率同比上升35%,部分商家呼吁放宽限制。
  2. 防疫成本激增:2022年海关防疫支出达4.2亿澳门元,较2020年增长3倍。

对此,澳门政府推出“精准防控”策略:动态调整风险国家名单,对低风险地区(如内地、新加坡)缩短隔离期,并发放消费券刺激本地市场。

澳门疫情下的海关防线,守护国门的坚守与挑战


经验与未来挑战

澳门海关的防疫实践为国际口岸提供了三点启示:

  1. 快速响应机制:早期严格管控为后续政策调整赢得窗口期。
  2. 科技替代人力:智能化设备缓解了人手不足问题。
  3. 区域协作:与珠海建立“联防联控专班”,共享数据与资源。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高传播性、跨境偷渡的隐蔽性仍是长期挑战,澳门大学研究报告建议,未来需加强疫苗护照互认、升级口岸负压隔离设施,并探索“弹性隔离”政策。



在疫情这场大考中,澳门海关既是“守门人”,也是“平衡者”,其经验证明,科学防控与民生经济并非零和博弈,随着全球疫情进入新阶段,澳门或将成为探索“智慧海关”的先锋样本。

澳门疫情下的海关防线,守护国门的坚守与挑战

(全文共计约850字)


:文中数据综合自澳门海关年报、澳门统计局及公开新闻报道,部分案例为说明性举例。

上一篇:澳门疫情通关管控机构,高效协作与科学防控的典范
下一篇:澳门入境海南,探索两地旅游新机遇与便利政策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